4月21日,罗马教皇方济各逝世,享年88岁。
据统计,现在全世界天主教徒大约有13.7亿人,罗马教皇作为天主教首领,影响十分大,因而教皇方济各逝世,引起全球重视。
方济各本名豪尔赫·马里奥·贝戈利奥,1936年12月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。2013年中选天主教罗马教皇,选用“方济各”作为名号。
教皇方济各终身阅历丰厚,但假如用一句话点评他,那可以说他是一位“来自南边的变革派”。
这儿的南边,是指他来自南半球国家阿根廷。实际上,方济各也是一千多年来第一个来自欧洲以外的教皇。上一位非欧洲籍的教皇是公元731年至741年的额我略三世,来自叙利亚。
天主教一般被当作比较保存的教派,在社会事务上如此,在政治和世界关系方面,战后的天主教也和西方的保存派有更多共同点。
方济各教皇则在社会事务和世界关系方面,都有比较显着的变革颜色。
在社会事务方面,他活跃进步女人在教会中的位置,对同性恋持宽恕的情绪,甚至不对立同性恋婚姻,也承认在一些条件下人工避孕情有可原(但仍对立堕胎)。
这些对天主教来说,都是一些“急进”之举。
在更广泛的社会事务中,教皇方济各也有变革派颜色,他风格亲民,十分关怀弱势群体,曾在一个宗教节日为少年罪犯洗脚,其间包含穆斯林和女人;他关怀全球贫富差距现象,屡次批判资本主义;关怀气候变化,热衷于环保;他还活跃推动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沟通和了解。
这些言行显着带有“自由派”颜色,和曩昔的天主教不太相同。
在世界政治方面,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大事上,教皇方济各的情绪也十分令人留意。
在加沙问题上,他揭露支撑巴勒斯坦人,并呼吁查询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是否涉嫌“种族灭绝”罪。
在俄乌抵触问题上,教皇方济各的情绪和西方世界也有必定的不同。他在承受意大利媒体采访时曾表明,俄乌战役可能是因寻衅引起的,并以为西方向乌克兰供给兵器也是导致战役的原因之一。他也回绝清晰斥责俄罗斯和普京。
2024年2月,教皇方济各在承受瑞士媒体采访时,还表明乌克兰应该有“举白旗”的勇气,经过商洽完结战役(后来教廷对此做出弄清,称教皇用“举白旗”这个词,是引证采访记者的用词,他原意是拿出勇气进行商洽,不是指屈服)。
他的这种情绪引起西方和乌克兰的不满。
特朗普第2次上台后,当即实施大规模驱赶移民的方针,教皇方济各对此也情绪明显,斥责这是一场灾祸,后果不堪设想。
正是由于教皇方济各的这些情绪和情绪,西方的右派和保存派,对他也有所不满。
但这也正反映出教皇方济各的特色——他是“来自南边的变革派”。
文丨羊城晚报世界评论员 钱克锦